咖啡赛道持续火热:新锐品牌啡之家开启扩张之路

  1999年,当星巴克刚刚进入中国,人们对咖啡的认知还局限于雀巢速溶咖啡的阶段时,怎会料想22年以后,这家咖啡巨头以每天超过一家门店的数量在中国扩张,平均每年新增近1万个就业机会。

  让喝茶的中国人接受咖啡,星巴克在中国连续亏损9年后树立起信心,并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承担一种让它获利颇丰的商业溢价——用30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一杯带有被人们认为有“逼格”的咖啡文化或者体验,哪怕大部分消费者至今都不太理解其内涵。

  过去20年间,星巴克找到了一种温和恰当的方式在中国站稳、起跑与加速。2020年,中国现制咖啡的市场规模为507亿元,而全年营收235.18亿美元的星巴克中国,无疑是中国市场的绝对霸主。 无论是咖啡的普及度还是消费习惯的养成,星巴克都是这一市场的功臣。也正因市场教育的开化程度足够高,才有了本土咖啡市场的培育土壤。眼下,占据中国市场半壁江山的星巴克,早已感受到市场新秀们的猛烈攻势。 自2014年起,以瑞幸为代表的本土现制咖啡品牌相继涌现,其通过主打性价比的互联网咖啡模式,与星巴克的高端定位形成错位竞争,并在大额融资后快速扩张,在规模效应之下跑马圈地。 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瑞幸曾是最有可能超越星巴克的赛道新星,怎奈因财务数据造假和公司管理层内斗风波,一度身陷囹圄。受此影响,瑞幸的门店扩张速度明显放缓,并在2020年共关闭了891家效益不佳的自营门店。截至2020年11月30日,瑞幸咖啡门店总数仍有3898家。 不过,瑞幸没有完全倒下,反而宣布从今年5月起集团实现了整体盈利。此前,公司预计2020财年的收入为38亿元至42亿元人民币之间——约为星巴克中国营收的六分之一,并且计划将未来自营门店的数量将控制在4800家至6900家之间,或接近于星巴克2022年第三季度末6000多家的门店总数。 虽然瑞幸不再是劲敌,但星巴克中国的市场业绩放缓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更何况眼下,咖啡赛道战事再起。过去一年,资本的热钱开始集中撒向消费领域,并把“精品咖啡”捧为行业新贵。例如啡之家、Manner等品牌拿过接力棒,给行业留下再造“下一个瑞幸”的期许。

  作为在江城武汉诞生的新锐品牌“啡之家”,一经上线便获得了市场好评,同时以极快的速度在武汉迅速扩张,成功拿下多轮融资。

  啡之家究竟是凭借哪些优势让其在短短一年间成为咖啡赛道的热门品牌?这不得不提到它独特的创新理念。

  在一众咖啡品牌还局囿于常规拿铁、美式、摩卡一类咖啡+奶的搭配时,啡之家已率先打出咖啡+水果的组合拳。红黄绿的撞色设计,配合树莓、青瓜、蓝莓等水果,赋予了咖啡更青透的口感。啡之家的产品不同于奶茶饮品,更不局限于传统咖啡,是年轻的“Z世代”们更愿意尝试并喜爱的的新鲜品类。

  无论是常规咖啡还是创新品类,咖啡豆的品质依旧是最基础最值得下功夫的。啡之家与著名老牌意式咖啡品牌VERGNANO寻求合作,采用COSTA同源咖啡豆,给予咖啡产品最坚实的品质与口感。啡之家咖啡延续的,不只是一杯五感体验绝佳的意式好咖啡,更是一杯承载着世代梦想并展望未来的产品。

  据悉,啡之家咖啡新一轮扩张即将开始,其目标是跳出武汉市,辐射周边省市,在两年时间内开出1000家分店。未来啡之家将有什么样的发展我们不得而知,但目前可以知道的是,其雄心壮志不可磨灭,有望成为下一家对标瑞幸的咖啡品牌,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й)Kaiyunٷվ-¼